Friday, October 27, 2006

食. 家

對食沒有太大要求的我, 絕不算是食家, 極其量是食客。

近日, 我到了兩家以住家菜掛帥的店, 一家座落繁榮喧鬧的銅鑼灣利舞臺, 為講求效率的上班族烹調簡單清淡的家常小菜; 另一家則瑟縮於土瓜灣車房地帶, 讓講究品味的客人細嚐新穎精緻的巧手菜色。

一如其名, 「住家菜」的食物主打不加味精, 只有家的味道。看了openrice一眾網民的推介, 禁不住到此淺嚐一下。由於我們沒有預先留菜, 加上本小姐腸胃不好的關係, 是晚沒有點必吃推介的阿麻雞及清蒸魚, 只點了些精淡的小菜─例湯 (西洋菜煲豬骨)、魚湯雜菜煲、茄蛋肉碎及鮑魚雞粒竹筒飯。除了雜菜煲過於清淡外 (不過也比過油過鹹好), 其他都可以一試, 算是頗有「家」味。店內一般小菜價錢跟茶餐廳相若, 但不像一般茶餐廳, 要客人以油以汁撈飯。 是晚我最欣賞它的例湯, 大大碗, 味道剛好, 連豬肉湯渣也蠻好吃; 而竹筒飯的份量也比看上去多, 還有不少鮑片在內, 不用尋寶, 不俗不俗!

飯後, 侍應還附送是日冬瓜糖水─淡淡的, 不會過甜。我向來認為飯後有甜品的感覺特別溫暖, 因此值得加分。不過, 店子的環境雖然尚算整潔; 但略為擠迫, 加上為配合上班人的生活節奏, 點菜上菜結帳總是匆匆忙忙, 連店裡播放的音樂也盡是快歌, 還要是英皇x週年雜錦碟。聽著Yumiko的《阿拉伯市場》加Isabella的《晚晚乖》撈飯, 感覺猶如置身旺角酒吧, 完全格格不入, 有點兒趕客。


至於土瓜灣的「蘇三茶室」, 是前雜誌飲食記者與丈夫及奶奶的心血結晶。透過食生食太推介, 數星期前相約一起大快朵頤。

茶室內, 無論佈置、餐具、餐牌及食物的選料, 都一一經過精挑細選, 真是不得不佩服店主對食的堅持。茶室以古典的花花牆紙佈置; 餐具特地到坪洲找人手繪; 餐牌則附有長洲魚蛋的故事, 懷舊人面醬的製法, 儼如一本小品飲食雜誌; 至於食物, 更是店主一家獨門秘製。

我們一行六人, 點了幾道撚手菜色—蠔上蠔、意大利乾菌手打意粉、焗薯批、羊肉酥角、tiramisu及朱古力軟心布丁等等。當中以蠔上蠔及焗薯批最為驚喜, 巨型飽滿的蠔上再灑上特製蠔汁, 縱使我不是大蠔客, 也吃得非常滿足。焗薯批是食太至愛, 每次到來店主也會為她預留一份, 因此我們有幸共享這美點。平常的焗薯都是糊泥狀, 是活脫脫的嬰兒食品, 一點口感也沒有; 而「蘇三茶室」的限量版焗薯批則以薄切薯仔片烤焗, 配上忌廉, 煙肉碎及芝士, 上菜時芝味香濃, 未上桌已引得眾人牙癢癢, 口水直流。




一家樸實, 一家優雅; 卻不約而同慷慨地, 與食客分享久違的自家溫暖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